次新股该怎么“炒”(2024年09月29日)

2024-09-29

  市场需要新热点,次新股最近以来集体表现出惊人的上涨姿态 。比如蓝海华腾的涨幅 ,就一度超过670%,不可谓不惊人。热闹过后,总会有冷场之时 ,股民在追逐热点的也要小心被热点烧死,一不小心,本就亏了。

  本周A股在4月20日出现了罕见的放量大跌 ,这一跌给前段时间高烧不退的“炒新浪潮”泼了一盆凉水 。本周不少上市不久便受到连续追捧热炒的新股们遭遇了首度“滑铁卢 ”。其中,上市后收出20个涨停板,连续22个交易日上涨的蓝海华腾 ,于4月19日打开涨停 ,4月22日,截至记者发稿,蓝海华腾的股价在169元上下震荡。这也是次新股板块中本周振幅最大的个股 ,该股本周最高一度达到174.99元,而其开盘价只有22.5元,上涨幅度达677.73% 。

  事实上 ,次新股中“表现惊人”的远不止蓝海华腾。4月21日朗迪集团在上交所上市交易,集合竞价阶段,该股零成交 ,开盘后该股直线拉升,瞬间暴涨44%,达到涨幅限制遭临停。4月22日 ,该股继续强势涨停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的市场环境有利次新股表现,短期内还存在机会,但不建议投资者追逐连涨多日刚开板或调整时间不充分的次新股 。

    次新股遭遇重创

  本周可谓是次新股的“集体受难日”。司太立、川金诺 、名家汇、华钰矿业、昊志机电 、高澜股份、蓝海华腾、千禾味业等次新股都遭遇了大幅跳水。

  《国际金融报》记者查阅数据统计后发现 ,截至记者发稿时 ,上周多只次新股资金净流出过亿元 。其中,南方传媒最近5个交易日累计下跌11.12%,资金净流出达2.37亿元;通宇通讯累计下跌10.16% ,资金净流出2.04亿元;坚朗五金累计下跌9.7%,资金净流出1.91亿元。另外,包括高澜股份 、天创时尚、千禾味业、瑞尔特 、金徽酒等次新股 ,最近5个交易日累计资金净流出超过1亿元。

  尽管遭遇重创,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次新股在震荡市中已经为许多参与其中的投资者们赢取了远远跑赢大市的收益 。其中 ,蓝海华腾便是最为“妖孽 ”的一只。

  这家主营工业自动化控制产品研发 、生产和销售,产品线包括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伺服驱动器和中低压变频器的企业,上市后创造了19个一字板 ,在4月19日短暂打开后继续封板,被市场人士认为最有望续写暴风科技上市神话的新股。

  根据4月19日盘后信息显示,当天净买入蓝海华腾前4的营业部有华泰证券深圳益田路荣超商务中心营业部、华泰证券无锡解放西路营业部 、华泰证券上海共和新路营业部和国泰君安顺德大良营业部 ,总共买入市值2.525亿元 。其中深圳益田路荣超商务中心营业部买入最多。

  净卖出前4的营业部依次是:东莞证券德清武源街营业部、兴业证券南京珠江路营业部、国金证券福州乌山西路营业部 、兴业证券上海天钥桥路营业部 ,净卖出总共1.138亿元。其中,东莞证券德清武源街营业部出现在4月18日的净买入榜上,买入市值6274万元 ,一个交易日即完成出货 。

  值得注意的是,华泰证券的几个营业部在蓝海华腾上表现不凡。在4月15日的龙虎榜上,华泰证券上海澳门路营业部/无锡解放西路营业部就高居扫货榜首席和次席;4月18日龙虎榜上 ,净买入最多的换成了华泰证券上海共和新路营业部/无锡解放西路营业部。这几个营业部均为知名游资根据地,

  在一位私募业内人士看来,行业概念佳、上市股本小 ,是蓝海华腾走牛的主要原因 。

  据了解,蓝海华腾主营工业自动化控制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线包括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 、伺服驱动器和中低压变频器 。而电动汽车行业目前正处于二级市场炒作的风口。

  4月18日晚 ,蓝海华腾发布2015年报 ,年报显示,蓝海华腾去年营收和净利润出现双增长 ,分别为3.1亿元和7094万元 ,分别同比增长51.34%和39.95%。在今年一季度,蓝海华腾的业绩再度爆发,实现净利润约2579.9万元 ,同比增长约167.1% 。

  蓝海华腾大股东还在年报中提议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元,并每10股转增10股。蓝海华腾的总股本仅为5200万股。因此,目前蓝海华腾拥有新能源汽车、次新股、高送转 、超小盘等多个概念 。这样的标签孕育了连续20个涨停板的“惊人个股”。

    如何最优“炒新”

  上周市场出现的“4·20 ”大跌超出了许多分析师的预期。华泰证券研究员薛鹤翔表示 ,即便反弹并没有结束(乃至还能冲到3097点上方),市场阶段性走弱,启动积极防御是完全有必要的 。而在市场相对低迷谨慎的环境下 ,新上市,估值不高,股本不大的新股们 ,最容易受到资金的追捧。那么,应该如何把握炒新的机会呢?

  从2015年上市的223只新股看,上半年上市195家 ,其中7成股票涨停打开后走高 ,近90家短期维持上涨,50家中期震荡后走高。其中,所属行业受到利好影响或者属于“当红概念”是上市后受到追捧的主要原因 。

  例如 ,2015年1月26日上市的火炬电子 ,上市后走出9个涨停,股价达到31.9元 ,由于公司所属的高科技电子器件制造行业受到政策大力扶持,行业估值不断提升,公司股价4个月后上涨到123元。

  再有 ,受益于机器人行业的高市盈率的埃斯顿 ,在2015年3月20日上市后连拉21个涨停板,尽管第22个交易日下跌 ,但此后的26个交易日内股价又实现翻倍。

  申万宏源则认为,次新股板块有很强爆发力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次新股股本相应较小,企业对于利用送转、外延式收购等手段扩大股本的诉求相对较强烈 。数据显示 ,相比其他板块 ,次新股板块2015年迄今送转概率大幅领先主板和中小板 。岁末年初,大规模送转的窗口再次临近,观察2015年内涨停板打开后实施高送转的次新股 ,实施前5日内,相对上证综指平均超额总收益达到5.5%,实施后5日内 ,相对上证综指平均超额总收益达到5%。

  上海证券分析师刘骐豪日前以“新老划断”后2007至2016年上市的新股为研究对象,考虑2012年发行体制改革的重要影响,分析各样本自上市日至上市不同时间阶段的超额收益 ,

  从整体、发行市盈率和发行股本分类等角度,比较新股上市后不同阶段的实际表现后发现,发行股本大小与新股上市后超额收益呈现反向关系 ,不论是2007至2011年期间上市的新股,还是2012至2016年的数据,小盘股 、中盘股相对大盘股均获得更高的超额收益。2007至2011年上市的小 、中、大盘股同样表现出在3个月和12个月的解禁时间点前后走势较弱 ,2012至2016年上市的小、中 、大盘股在第12个月前后走势较弱的情形 。“我们发现分股本新股上市18个月左右介入会有较为确定的超额收益。 ”刘骐豪强调指出。

   新股超额收益约为35%

  刘骐豪研究了自新股上市首日 ,5日,10日,20日 ,3个月,6个月,9个月 ,12个月,至48个月的时间段内,以发行价格为基点计算的新股超额收益选择沪深300指数 。结果表明 ,尽管从2007至2016年A股市场经历了牛市、熊市、震荡等几个来回的转换,但从以发行价格为基点计算的新股平均年化超额收益来看,2007至2011年以及2012至 2016两个阶段发行的新股收益遵循一个基本规律:上市前期以发行价格为基点计算的新股超额收益随着上市时间的推移呈现逐渐下滑的态势 ,上市后期(大约27个月后)2007至2011年发行的新股超额收益基本稳定在19%的水平,2012至2016年发行的新股超额收益则稳定在35%左右的水平。

  “还有一个重要的时间段值得我们关注,即新股上市首日后。根据我们前面的分析以发行价格为基点新股的年化超额收益随着新股上市的时间递减 ,网上网下获配新股的投资者上市后获利颇丰 ,抛售股票兑现收益的动力较强 。 ”刘骐豪指出,2012年发行体制改革后提高了网下配售的比列,并取消了机构配售股3个月的限售时间 ,这将明显增大上市首日后新股抛售的压力。但2012年后上市的新股表现却非常强势,其原因刘骐豪认为主要还是管理层严控超募金额,新股发行市盈率较低造成的 ,并不能否定新股上市后较强的抛压动能。

  因此,从投资的角度看,刘骐豪认为 ,新股上市后前期的解禁收益率较高会产生较强的抛售压力,将对二级市场股票的走势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这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新股上市后3个月 ,上市12个月等关键解禁时间点前后新股表现弱势的原因,后期解禁收益趋于稳定减缓解禁股抛压,因此后期解禁时点对股票二级市场影响不大 。

这不是投资建议。过去的业绩并不代表未来的业绩。您的资金存在风险,请您谨慎负责地交易。